当前位置:主页 > 教育 > 正文

交大实践团赴川调研在地文化赋能乡村振兴

 2022年7月至8月期间,上海交通大学“千年蜀都 青羊拾遗”社会实践团18名川籍学生,赴川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,以青羊区这个占据成都市70%历史文脉独特优势的区域为样本,走进清源、康庄、董家坝等3个涉农转型社区,访谈社区书记、非遗传承人、在地手工艺人及党员群众,了解基层党组织如何在“城乡融合+乡村振兴”背景下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并通过人文价值培育精准供需于民。

  实践团利用一周时间走进青羊老城区周边村社区蹲点,听取片区服务结构、资源匹配及发展载体等方面真实发声,并实地调研劳动教育基地、社区“初心馆”、乡土文化场景再现的“源生活”市集等点位;在人物访谈中,向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求教文化传承意义,对话社区书记党建引领下文化融合发展路径,与川菜传承人探讨川菜发源路,听非遗传承人讲述一把铜嘴长壶的故事……非遗文化探寻、文化融合调研,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,不断更新在地文化溯源助力乡村振兴的内涵意义,理解以人文价值持续倡导社会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自信精神。

  上好一堂特别的“思政课”。7月23日,实践团来到青羊区康庄社区调研访谈。康庄社区人口约1.3万余人,社区党委下设3个党支部、5个居民小组。实践团与基层工作者面对面交流,了解托育、助残、文化活动等工作。在康庄之行中,大家不断回顾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讲话精神,为信仰加持、为头脑补钙,上好了一堂别具意义的校外“思政课”。

青春力量服务社会 交大实践团赴川调研在地文化赋能乡村振兴

  图1:调研文家街道康庄社区

青春力量服务社会 交大实践团赴川调研在地文化赋能乡村振兴

  图2:在康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听取社区创新发展报告

  调研找准社区资源激活路径,深挖多元治理手段助力乡村振兴。董家坝社区位于青羊以西,人口约3千余人。社区营造“大院坝精神”以协商共治破解三村混居、主体意识不强等治理困境。7月20日,实践团来到乐平新居小区,在一处公共空间,社区拼布达人正举办一场手作公益课堂,同学们慢下脚步与村居民亲切恳谈,完成文化文明等方面问卷调查。清源社区村居民4.7万余人,近年来持续以党建活力推动发展。7月21日,实践团走进清源社区访谈社区书记,针对服务载体单一、文化挖掘不足等问题,实践团在优化产业结构、厚植乡土文化方面提出许多好建议,并就乡土市集“源生活”开展直播,直播镜头通过云观览“思源堂”-初心馆-“吼堂文化”场景-“农作体验区”等走进清源,吸引两万余人线上观看。

青春力量服务社会 交大实践团赴川调研在地文化赋能乡村振兴

  图3:实践团在当地村民指导下了解传统拼布文化


【责任编辑:李文闻】

点亮山区孩子的“科学梦”

“蛋蛋,你会跳舞吗?”“老师,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多远啊?”老师,这个画面好神奇啊,好像身临其境一样!”...

绥宁县教育局:积极参加全县2022年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

今年6月是全国第二十一个安全生产月,6月16日,湖南省绥宁县在县城绿洲广场开展2022年安全生产宣传...

衡阳市第九中学召开“清廉学校”建设恳谈会

千百年来,中国文人咏竹、画竹、颂竹,将竹子作为清高自洁的象征,其精神内涵是中国君子文化孕育出的特殊情...